抗日戰爭,中國大陸經歷八年有餘;然在香港,要遲至1941年聖誕節前後才正式經歷如此危難。期間,國人的生命與國家的命運一樣危在旦夕,軍人與平民同樣遭到敵人的殺戮,慘不忍睹。一群本著為國先鋒、為民請命的民間義士,於1942年2月3日在西貢黃毛應教堂成立“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港九獨立大隊”(下稱東江縱隊),從事敵後工作。在這裡,要巨細無遺地介紹東江縱隊在西貢的事蹟,尚不可能,只能夠介紹幾個現在仍有跡可尋的地方。
刺探及傳遞敵人軍情,是東江縱隊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於是在西貢墟的不夜天咖啡室(即今日天后廟旁西貢正街的大華車衣店)建立起地下聯絡系統,掩人耳目地進行抗日工作。
此外,營救盟軍戰俘及協助國際友人出生天,亦是東江縱隊的工作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受惠於東江縱隊而獲救的人數多達80多人,而著名的事件有美國飛虎隊(飛將軍陳納德麾下)中尉克爾在指揮轟炸啟德機場時坐機中彈,跳傘降落觀音山,遇東江縱隊交通員而獲救,他被護送逃離本港,回美後以漫畫記載脫險過程,並將感謝信送交東江縱隊機關報《前進報》。此外,西貢居民亦曾拯救英軍上校賴特等四人。抗戰勝利後,英軍上將李芝親臨西貢,向西貢居民授以“忠勇誠愛”錦旗,以顯其功勳;而該面旗幟已於年前由西貢區鄉事委員會轉送給香港文化博物館存放。
有一處地方,每當你來到西貢市區,必然經過,這就是西貢崇真堂幼稚園。幼稚園的現址在淪陷時期曾被佔據作日軍憲兵隊總部。抗戰勝利之際,東江縱隊代表鄧振南等曾在這裡迫令日軍投降。
抗戰期間東江縱隊及西貢民眾的功績顯赫、為人稱頌;在1983-84年間,一批東江縱隊老戰士及西貢居民發起籌建抗日戰爭紀念碑,在原東江縱隊司令、國家交通部長、國務院顧問曾生的支持及各界的大力捐獻下,烈士碑園卒於1989年1月23日在西貢塹竹灣落成,以示對先人的不忘,並為後人留下集體回憶。
還有一個小故事,就是在抗戰勝利直至1997年回歸以前,由於一些政治因素,東江縱隊的英魄名冊一直未能置放於中環大會堂圖書館的紀念龕內;遲至回歸之後,才由行政長官董建華及原東江縱隊中隊長羅歐鋒移奉入內,以垂永念。
資料來源:
張兆和:《東江游擊隊與抗日戰爭期間的西貢》,馬木池等:《西貢歷史與風物》(香港:西貢區議會,2003年9月),第四部份,第一節,頁150-164。
徐月清:《活躍在香江——港九大隊西貢地區抗日實錄》(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